基本紹介

白話字

台語Pe̍h-ōe-jī(白話字)是台語頭1 ê正寫法(chèng-siá-hoat,orthography),也就是完整、標準化ê書寫系統(writing system)。

受19世紀基督教新教影響,世間文字得tio̍h大發展,台灣也無lia̍h外。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來台灣,教台灣人學白話字。1970年馬雅各批信有寫講,tī打狗內門木柵教查某人學白話字,1日學6點鐘久。(資料來源: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(陳慕真教授論文)

1885年發行台灣頭1份報紙「Tâi-oân Hú-siâⁿ Kàu-hōe Pò(台灣府城教會報)」(taⁿ改名做「台灣教會公報」)了後,白話字藉教會kap媒體傳播ê力量,得tio̍h發展ê機會。其他民間組織像「台灣文化協會」、「霧峰一新會」等等mā有chhui-sak beh全面tek普及化。

台語文學發展史資料庫(台灣文學館)內底寫講:「巴克禮創辦白話字報紙《Tâi-oân Hú-siâⁿ Kàu-hōe-pò》(台灣府城教會報),稱台灣新文學ê起點。」

白話字文獻是台語文獻內底數量上chē--ê,時間ùi清國時代到戰後,siáⁿ-mih款ê內容、文類lóng有。而且使用者真chē是一般社會大眾,m̄是文人。除了報紙,也有真chē作品、冊出版。

因為日本時代殖民者禁止咱發展ka-tī ê文字,戰後中華民國時代有全民義務教育了後,到taⁿ mā是殖民語文做教育主體,長期禁止、打壓白話字。所致,一般社會大眾根本m̄知影台語有文字、有文獻。

入門參考資料

影片

相關資料網站

文字教學